天津信息网::www.tjzhengzhongzhiwu.com

首页 > 国内新闻 / 正文

“马拉松式”戏qq慧眼神探剧能跑多远|天津|戏剧|话剧

网络整理 2017-07-20 国内新闻

  话剧《2666》刚刚在天津大剧院完成亚洲首秀,然而比之该剧在国际上收获的种种赞誉,超长的演出时间或许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。话剧《2666》共分为5个部分,演出时长9个小时,再加上4次约3个小时的幕间休息,全剧时长约12个小时,堪称一场“马拉松式”的戏剧演出。虽然话剧《2666》收获了超七成的上座率,但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样的演出不仅需要剧院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,对于演出剧团的编排能力也是一种考验,因而“马拉松式”戏剧在国内的复制仍面临诸多掣肘。

  带着行李看演出

  早晨6点起床去北京南站坐上开往天津的城际快轨,9点半到达天津大剧院,10点半开始观看演出,经过4次共计3个小时的幕间休息,晚上10点半演出结束后又参加了演后谈,11点半走出剧院坐上回京的大巴车,凌晨2点到家,这便是观众陈先生在周末观看话剧《2666》的亲身经历。

  作为2017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重头戏,改编自智利作家波拉尼奥同名代表作的话剧《2666》,在开演前便因12个小时的演出时长而颇受关注。“这绝对称得上是一场‘马拉松式’的戏剧演出,有不少观众甚至是拖着行李箱来看戏的。”陈先生表示,相较于市场中大部分维持在3个小时之内的演出,观看12个小时的话剧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考验,“我喝了3杯咖啡,还带着颈枕在幕间休息时补了觉,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行为艺术”。

  演出时长挑战极限,话剧《2666》的票价也相对较高。据天津大剧院院长钱程介绍,该剧共有五个票段,价格在480-980元之间,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剧体验,剧场免费为观众提供一次简餐和一次法式甜点,而980元的票价中还包含五星级酒店住宿一晚,“能用这个票价在国内观看一场蜚声国际的戏剧演出绝对是超值的,所以开票以后的销售数据也非常好,特别是980元价位的票,卖得最快”。

  据悉,此次在天津大剧院的演出是话剧《2666》的亚洲首秀,为了保证演出效果,天津大剧院可容纳1500人的剧场,仅开放了距离舞台较为集中的700余个座位,两场演出共吸引了1000余位观众,上座率超过七成。而包吃又包住的售票方式,也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。

  高成本仍稳赚不赔

  “从这部剧目前取得的市场反馈就可以看出,天津大剧院在运营上也投入了大力气。”戏剧评论人曲林表示,通常来说,引入国外剧目的价格本身就比国内高,更不用说是连演12个小时的剧目,与此同时,剧场为观众提供的食宿服务也会推高运营成本,相较之下,话剧《2666》的票价虽然高于普通的戏剧演出,但却比明星演唱会的价位低了不少,“上座率超过七成,话剧《2666》的票房应该不会差,但整体核算下来,天津大剧院的运营成本估计也创下了历史新高”。

  对此,钱程表示,引进话剧《2666》花费了以往其他剧目近3倍的价格,与此同时,运用多样声效、光线以及巨幅直播投影等表现手法的话剧《2666》,舞台也非常复杂,仅是装台就用了8天的时间。然而,这并非天津大剧院首次推出“马拉松式”的戏剧,今年3月,改编自前苏联作家阿勃拉莫夫的长篇小说《普利亚斯林一家》三部曲的舞台剧《兄弟姐妹》便在天津大剧院上演,包含幕间休息全剧共演出了8个小时。

  “对一些需要更好展示细节的演出剧目来说,较长的演出时长也是有必要的。”在观众张女士看来,演出时间延长同时内容展示便会更加丰富,在此基础上抬高票价,既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,也能为剧场带来更多的营收。

  但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陈子度却表示,国内能够负担此类“马拉松式”戏剧运营费用的剧团数量并不多。目前国内观看戏剧演出的氛围尚在培养阶段,超长时间的演出或许能够成为剧目宣传的噱头,却绝对不是让消费者买单的理由,真正吸引观众的一定是演出内容本身,但这些从海外引入的演出内容是不是能够被观众所接受,能不能形成较好的市场影响力,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,这样的运营风险大部分民营小剧场是承担不起的,而很多大型的剧院也没有尝试的勇气。

  模式吸睛难复制

  事实上,“马拉松式”的戏剧演出并非近年来才有的。古希腊时期的戏剧演出便是分为早、中、晚三部分进行的,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,演出时间也不断缩短,但目前英国一些传统戏剧还保留着将一部剧分为上、下幕演出的习惯。虽然我国戏剧发展起步较晚,但是长时间的戏曲演出并不少见,仅以昆曲《牡丹亭》为例,若按照全本演出,也需要几个晚上的时间才能演完一出戏。

  “可以把‘马拉松式’戏剧演出看做一种复古,虽然很吸引眼球,但是这样的模式在国内是难以推行、复制的。”陈子度指出,从客观上看,长时间的演出必然会涉及食宿问题,这在推高剧院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消费水准;而从主观上看,国内观众的素质还不足以支撑“马拉松式”戏剧的发展,对于大部分国内消费者来说,观看演出是一种休闲娱乐,而在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等戏剧大国,观看演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方式,观众也具备较好的观剧素养,这才为“马拉松式”的戏剧提供了生长的土壤,“国内3个小时的演出,中场休息时都有大批观众离场,在这样的情形下,自然不会有‘马拉松式’的本土戏剧诞生”。

  此外,能够编排“马拉松式”戏剧的内容、人才都是市场中的“稀缺品”。在曲林看来,话剧《2666》的原著有非常好的粉丝基础,而约80万字的内容也提供了充足的舞台演出素材,然而这样的作品并不常见。此外,该剧的导演虽然只有29岁,但却具有非常前卫的舞台展现力和编排能力,此类人才在国内太少了,即使有,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恐怕也难以有足够的经费编排这样一场演出,“也许引入的‘马拉松式’戏剧能在国内掀起一阵热度,但是本土‘马拉松式’戏剧的发展仍有诸多掣肘,而对于目前的演出团体来说,如何能在3个小时的演出中留住更多的观众或许更为重要”。

  北京商报记者 卢扬 王嘉敏/文 贾丛丛/漫画

Tags:天津   戏剧   话剧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